禮金,也叫份子錢,古已有之,曾是人們表達祝福、祈福豐衣足食美好景愿的方式。在一起“湊湊份子”,錢不在多,送去至愛親朋的至誠至真才是目的。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份子錢”逐漸變了味兒,名目越來越繁多,讓無數(shù)人直呼 “人情債”簡直猛于“虎”,一張張大紅請柬變成了避之不及的紅色“罰單”,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安康新網(wǎng)訊( 記者 周。8月下旬,嵐皋的一位農(nóng)民給該縣縣長信箱里寫信稱,自己已經(jīng)受不了鄉(xiāng)下的送禮習俗了:“今天,我家送禮就送了1200元,試想一下農(nóng)民一個月的收入有幾個1200元可以送?”無獨有偶,之后不久紫陽的一位農(nóng)民工也給縣長寫信,說自己常年在外做刮仿瓷涂料的活兒,一天要刮120多平方米的墻面?勺7月份以來,所掙的錢全花在了送人情份子上,有時一天要送五六個禮出去。一個月的工錢,叫人情分子錢給掏空了。
農(nóng)村人承受不起“人情債”之苦,城里人也好不到哪兒去!9月份才參加工作的小劉,上班沒幾天,就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他接到剛認識不久的同事的新婚請柬。“拿到請柬就意味著不管你去不去吃婚宴酒席,都要‘湊份子’,可我這個月的工資還沒發(fā)呢?!”拿到請柬正為難的小劉和同事們一交流,才發(fā)現(xiàn)為難的不止他一個人。一位年長的同事告訴他,這幾年份子錢特別多,有時一個月要送千把塊的禮錢,幾乎支了當月工資的一半。
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戶均“人情支出”某種程度已占到家庭總收入的7.9%;農(nóng)村家庭的人均“人情支出”更是高達11.4%,甚至超過了一個家庭的最基本的生活支出。
談起“人情債”高漲原因,有市民認為,一是出于“面子問題”。對于操辦方,規(guī)格辦得越高、場面搞得越大,就越有面子,致使相互之間進行盲目攀比;對于送禮方而言,人家那么誠心邀請你,你只送一點點錢,也確實“么面子” ……這樣,就進入了惡性循環(huán),本來的真至人情變成了“買面子錢”。二是出于補償心理。自己有事情人家送得多,人家有事情了自己就不能送少了,只有比他送的更多,才能補償人家的“人情債”。三是出于人際關系的經(jīng)營。邀請別人參加,表示對朋友關系的尊重,禮金越高則顯示對關系越認可。四是不排除斂財心理。有些人純粹為了斂財,找出各種名目甚至編出名目來操辦,從中“賺一點”。五是商家的推動。部分禮儀商家為從人情交往中獲取利益,不惜挖空心思在人情禮儀儀式上變著花樣折騰噱頭,推波助瀾。
千奇百怪的“人情禮儀”
采訪中,只要記者一提起份子錢,接受采訪的人無不 “吐槽”。對于“吐槽”原因,不是他們不想“湊份子”,而是人情禮儀變得怪里怪氣。
“親戚、朋友、同事們遇到了結婚、喪葬等大事情,湊點份子本來無可厚非,可是現(xiàn)在有些人卻巧立名目收受禮錢,讓人錢送了心里感覺很不舒服。”家住城區(qū)某小區(qū)的譚先生告訴記者:“現(xiàn)在是婚喪嫁娶要請客,小孩滿月、過周歲要請客,買房買車要請客,孩子升學要請客,甚至有的買個摩托都要請客……更有甚者,多年不聯(lián)系的朋友突然來個電話,本來高興地以為是敘個舊,孰料,尾聲卻是娃子要結婚……
而在農(nóng)村,人情禮儀的名目不比城市少,而且千奇百怪。除了婚喪嫁娶、小孩滿月外,蓋房子封頂、老人生日、自己過36、乃至家里添了大件家具、蓋個簡易棚子、搭個廁所都要通知你參加,實在讓親戚朋友和鄰居們不堪重負。
談起為什么會巧立名目辦事收禮,10月1日剛舉行完婚禮的小張一口道出了原因:主要目的是為了收“賬”。“其實,我們也特別想旅行結婚,不擺酒席,不辦婚禮,不收禮金?晌覀儼崖眯薪Y婚的打算告訴家人后,父母卻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紅殼筆記本,只見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他們這些年參加同事、朋友紅白喜事的‘出賬’,總數(shù)有八九萬元。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字!最終在父母的要求下只好舉行了婚禮,收回了‘外債’。”
“人情債”的高漲,不僅敗壞了社會風氣,危害也相當大:一是增加了人們的負擔。對于大多數(shù)普通家庭,特別是工薪家庭,人情支出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讓很多人叫苦不迭,難以承受。二是敗壞了社會風氣。眾多的請客送禮、相互攀比,給社會造成了奢華、講排場、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三是荒廢了工作事務。送人情有“人到人情到”的說法。今天丟下工作和農(nóng)活趕這家,明天趕那家,為送禮疲于奔命。三是破壞了人情關系。“人情債”表面上看似人情“濃”了,實際上卻是空有形式而沒有感情內核。人情關系已經(jīng)被物質化、庸俗化,人們記住的是錢數(shù),而不是“情”的溫暖, “情分”變成了賬本上數(shù)目的出出進進。
抽刀斷水:對黨員干部“人情債” 叫停
記者了解到,9月上旬,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監(jiān)察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規(guī)范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暫行規(guī)定》,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進行了規(guī)范!兑(guī)定》明確規(guī)定,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事宜,要移風易俗,節(jié)儉辦事,且必須遵守“九個嚴禁”:嚴禁大操大辦和借機斂財;嚴禁邀請本單位同事、下屬單位人員參加和接受其禮金、禮品;嚴禁邀請管理和服務對象以及與其行使職權有關系的人員參加和接受其禮金、禮品;嚴禁由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支付應由本人承擔的操辦費用;嚴禁動用公車辦理婚喪事宜;嚴禁影響正常公務活動、機關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嚴禁分批次、多地點辦理,或者采取分別宴請、化整為零的方式變相大操大辦;嚴禁操辦婚喪事宜外的慶生祝壽、喬遷新居、子女升學、入伍就業(yè)、給孩子做滿月等其他喜慶事宜;嚴禁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借本人及家屬子女就醫(yī)住院、學習培訓、出國出境、留學、探親等事宜收送錢物。
同時,《規(guī)定》還要求: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操辦婚喪事宜,要按照干部管理隸屬關系,履行事前、事后報告制度,報告內容包括姓名、職務、操辦事宜、時間、地點、邀請人數(shù)及范圍等。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將進一步暢通舉報渠道,加強監(jiān)督檢查。對不按規(guī)定進行報告的,給予批評教育或誡勉談話。對違反規(guī)定大操大辦造成不良影響的,將依據(jù)相關紀律規(guī)定給予黨紀政紀處分,違規(guī)收受的禮金、禮品責令退還或予以收繳,并嚴肅追究相關單位領導責任。
市上《規(guī)定》出臺后,嵐皋、紫陽等縣區(qū)也相繼出臺了措施,提倡黨員干部和國家公職人員從簡操辦婚喪嫁娶事宜,遏制講排場、比闊氣、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的滋生蔓延。這些,都將有效遏制“人情債”之風肆意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