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歐佩 屈晶)她,今年54歲,是江北辦沙石廠社區(qū)一名普普普通通的家庭婦女。生活中她沒有很多豪情壯語,而是默默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了腿腳不便、雙目失明的母親和肢體殘疾的哥哥7年,成為社區(qū)里婦孺皆知的人物。
李化娟家一家三口,丈夫吳建鵬常年在外地務工,27歲的兒子在西安上班,照顧母親則成為李化娟從水電三局退休后生活的全部。
2010年6月的那一天,對于李化娟來說,就是一場噩夢。母親李聰英因雙眼看不見,在家中不慎跌倒,導致右腿骨頭壞死,需要做手術換骨頭。李化娟急忙趕到醫(yī)院,等待著她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病危通知書。“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決不放棄...”在急救室外,她的手不停地顫抖,但心里還不住告訴自己要挺住。在醫(yī)生的精心醫(yī)治和李化娟的細心照料下,母親李聰英轉危為安。從那以后,李化娟就從自己的小家搬到沙石廠小區(qū)母親的身邊,日夜不離,照顧母親的日常生活直到現(xiàn)在。
如今,老母親已然86歲高齡了,雙目失明,雙耳失聰,還患上了高血壓和糖尿病,腿因受過傷行動也不便,生活無法自理。對于如此的境況,李化娟依舊每天細心為母親喂藥、喂飯、穿衣、洗漱、泡腳、理發(fā)、倒大小便....事無巨細,還不時扶著母親在屋子里活動筋骨。她總說:“照顧父母是兒女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作為女兒,我也只是盡了做女兒的義務。即使我累點辛苦點,只要母親健健康康,我就是幸福的……”李化娟的話雖很平實,但浸滿了對母親的愛。
李化娟的哥哥李化明,自幼患小兒麻痹,留下后遺癥,雙手雙腿殘疾,行走不便,經(jīng)常跌倒。2012年的深秋,李化明不小心摔倒,碰傷頭部,造成顱內(nèi)出血。在市中心醫(yī)院住院的20多天,李化娟晝夜守護在病床前,直到哥哥康復出院。
李化明原本有自己的家,但在兒子剛滿月時,妻子就拋下了這個家,20多年杳無音信。面對嗷嗷待哺的嬰兒,老母親李聰英暫時成了孩子的撫養(yǎng)人。
“哥的一生很可憐,我不能眼看他的孩子沒人管。幸好我的丈夫很理解我、支持我,他也說骨肉親情分不開,讓我安心在家好好照顧母親和哥哥,其他的都不用管。”自侄兒開始上學,李化娟就當起了他的“媽媽”,直到撫養(yǎng)他長大成人。在這期間,李化娟最感謝的人是她的丈夫。
2016年的冬天,哥哥李化明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李化娟擔心母親承受不住,一直都沒敢將這個噩耗告訴她。這個善意的謊言,只是為了讓母親安然度過剩下的時光。說起這些,李化娟早已淚流滿面。
很慶幸,母親面對身體疾病很是樂觀,也很堅強,這讓李化娟很是開心。
遠遠望著屬于自家的那扇窗,李化娟臉上漾著憨憨的笑容,因為那個屋子里永遠有著她和母親相伴的身影和幸福,也有著她對這個家庭所有的愛與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