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李女士,5年來發(fā)生三次腦梗塞,導致右側肢體偏癱,生活不能自理,心臟食道超聲證實了她有個卵圓孔未閉,通俗地形容就是心臟的左右心房之間有個“洞”。
安康市中心醫(yī)院心內科沈桂冬主任解釋說,卵圓孔未閉意味著左右心室之間存在一條異常血流通道,也就更容易形成血栓。比如咳嗽、用力屏氣時,右心房的壓力突然增高,血栓就會隨之“亂跑”,從右心房沿著血流進入左心房,隨后來到左心室,再流向腦部,阻塞腦部血管,最終導致腦梗。
那么,這個心臟上的“洞”該怎么“補”呢?
尤其是患者是個三房心,正常的人是有二個心房,這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心臟畸形, 如何在三房心把這個洞堵住,而且不影響心臟正常結構,是這個手術難點。沈主任組織全科進行術前討論,5月26日下午5點開始手術,導絲如何在不規(guī)則的只有米粒大小的卵圓孔里通過,鞘管如何通過,如何進入卵圓孔連接的副房,避免封堵器夾住隔膜,這些難點在術中被沈主任團隊一一化解,手術歷時二小時,隨著封堵器成功釋放,導管室外響起來熱烈的掌聲。
就這樣三房心合并卵圓孔未閉發(fā)生過三次腦梗的患者,在安康市中心醫(yī)院心內科導管室成功進行了國內第二例介入封堵手術。
當筆者再次見到患者李女士時,她正在醫(yī)務人員的陪同下在樓道里慢走,她已經(jīng)很久沒有這樣輕松地自己走路了。